特 稿     佛教的本相   (下)          采菊

 

【三】佛教的素食問題

【四】有關未來佛的預言

 


 

【三】佛教的素食問題

早期佛教是准許僧人吃肉的,因為佛陀認為吃肉與否並不影響一個人是否能夠昇進成佛。在佛教早期的巴利文經典中,有兩個故事可以作為證據。

第一個故事記載在巴利文律藏《小品》。有一個叫提婆達多的僧人,野心很大,想取代佛陀的位置。據巴利文三藏之後的佛典記載,這個提婆達多還是佛陀的表弟或堂弟。

一天,佛陀為大眾說法,提婆達多起身說道﹕「世尊年事已高,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。世尊現在可以休息,安度晚年。請世尊把僧團交給我,我會領導僧團。」佛陀回答說﹕「行了,提婆達多!你別指望領導僧團。」提婆達多再次提出這個要求,佛陀作了同樣的回答。提婆達多第三次提出這個要求,佛陀回答說﹕「我甚至不會把僧團交給舍利弗和目犍連,又怎麼會交給你這樣一個無用的人!」

於是提婆達多心存報復,決心在僧團內製造分裂,他糾集一些僧人,提出「五事」﹕[一] 一個好比丘應該住在林中,而不應住在村中。[二] 應該乞食,而不應接受邀請吃飯。[三] 應該穿糞掃衣,而不應穿施主贈送的衣服。[四] 應該該住在樹下,不應該住在屋內。[五] 應該不吃魚肉,而不應該吃魚肉。提婆達多帶著一些追隨者去見佛陀,提出「五事」。佛陀回答說﹕「行了,提婆達多!誰願意住在村中就住在村中,誰願意住在林中就住在林中。誰願意乞食就乞食。誰願意接受邀請吃飯就接受邀請吃飯。誰願意穿糞掃衣就穿糞掃衣,誰願意穿施主贈送的衣服就穿施主贈送的衣服。我允許一年中八個月住在樹下,而雨季不必住在樹下。我也允許吃魚肉,只要本人不看到,聽到或屠宰。」

於是,提婆達多進入王舍城,並說佛陀反對這「五事」,一些不知情的人便以為提婆達多克苦修行,而佛陀則貪圖享受,生活奢逸。後來,提婆達多終於受到了果報。

另一個故事記載在巴利文《長尼迦耶》第16《大般涅槃經》,此經與漢譯《長阿含經》《遊行經第二》相應,是記載佛陀最後一年的傳教活動。

那時佛陀在薄伽城住了一段日子後,前往波婆城,住在鐵匠之子純陀的芒果林。純陀前來邀請佛陀第二天吃飯,佛陀以沉默表示同意。第二天早上,佛陀手持衣缽,與眾比丘一起前往純陀家裡吃飯。佛陀坐下後,對純陀說道﹕「把你準備好的軟豬肉給我吃,純陀!把你準備好的其他食物給眾比丘吃。」純陀遵命照辨。然後,佛陀叫純陀把吃剩的軟豬肉埋在坑裡,因為誰吃了都不能消化。

而佛陀吃了純陀供養的食物後,發赤痢,劇痛瀕死。按巴利文佛典,佛陀當時所吃的是 sukaramaddara,由 sukara (豬) 和 maddara (柔軟)兩詞組成 [ 註]。《遊行經第二》在躑z同一故事時說﹕「時周那尋設飯食供佛及僧,另煮旃檀樹耳,世所奇珍,獨奉世尊,佛告周那勿此此耳與諸比丘,周那受教不敢。」這裡將佛陀所吃的譯為「旃檀樹耳」,即旃檀樹上的木耳,相信是了後來素食思想的影響。

《大般涅槃經》記載佛陀臨終時對阿難說﹕「可能有人會說﹕『純陀!如來吃了你的供養食,進入涅槃,你沒有功德,沒有利益。』引起純陀心生悔恨。你應該解除他的悔恨,說道﹕『純陀!如來吃了你的供養食,進入涅槃,你有功德,有利益。我聽世尊親口說過,有兩種供養食具有同樣的功德和果報,而且比其他具有更大的功德和果報。哪兩種?一種供養食,如來吃後獲得無上正等覺,另一種供養食,如來吃後進入無餘涅槃。鐵匠之子純陀積累的的功德會帶來長壽、種姓、幸福、名譽和天國。』」是夜佛陀便離開了人世。

佛陀本身也是吃肉的,是以魚與肉,在小乘律中,每部皆有,並皆列為正食之一。在《四分律》中規定,除了象肉、馬肉、龍肉、人肉不得吃,其餘的肉類,皆可吃,但有三個條件,稱為三淨肉﹕

[一] 若不見為我故殺者,可以吃。

[二] 若不聞為我故殺者,可以吃。

[三] 若不懷疑為我故殺者,可以吃。

在《楞嚴會解》中,又有五種淨肉﹕不見、不聞、不疑、自死、鳥殘。

《涅槃經》中又有九種淨肉﹕五種同上,第六不為己殺、第七生乾、第八不期遇、第九前己殺。

正因如此,南傳小乘比丘,仍舊不避魚肉的,制斷肉食,皆出於晚出的大乘經律。

至於現在中國漢族僧尼特有的一種禁止肉食的制度,是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提倡而普遍實行的。其他民族的僧人多不受此限,如中國傣族和南方國家僧人一樣,托x乞食或受人供養,並不排除肉食。

梁武帝在中國佛教史上十分有名,據說他醉心佛學,曾三次捨身同泰寺出家,並著有《涅槃講疏》、《涅槃義疏》等,分贈扶南、百濟。有一次他寫了篇《斷酒肉文》,於是廣集僧尼於華林殿前,令光宅寺法雲宣講,這樣便開了中國僧尼素食的先河。

梁武帝是個自我很大的人。傳說達摩來中國時,曾見過梁武帝。梁武帝問達摩﹕「如何是聖諦第一義?」達摩答﹕「廓然無勝。」梁武帝又問﹕「對朕者誰?」達摩答道﹕「不識。」梁武帝問﹕「朕自做了王帝以來,度人造寺,寫經造像,有何功德?」達摩答曰﹕「並無功德。」梁武帝又問﹕「何以無功德?」達摩說﹕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。如是功德,不以世求。」意思是說功德是要內在修行,親證宇宙的實相,不是從外在那些物質性的事物去追求的。梁武帝聽了很不高興,而達摩也離開了他。這故事記載於敦煌出土的《歷代法寶記》和《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二》之上,後來禪宗的《碧岩錄》把它作為第一則「頌古」流傳,成為人所周知的公案。

 

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

註: 見郭良鋆著《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》中國社會科學出奴反版社,1997。p.87, 102]


 

【四】有關未來佛的預言

佛教徒相信,在佛滅之後,正法墮落之時,會有末來佛降世拯救眾生。關於未來佛的資料散見於不同時期的佛教典藉,但這些資料之間很不統一。

最早的相信載於巴利文《長尼迦耶經》第26的《轉輪王獅子吼經》,據此經說,佛陀在摩揭陀國摩圖羅村說法時,曾講述古時候有位轉輪王,他依法統治天下數千年,而一旦發現輪寶從原來位置開始下沉,他便把王位交給長子,自已出家隱居。七天後,輪寶消失,王子憂心忡忡,去找隱居的父王。父王告訴王子說,輪寶不是傳承的,只有行使轉輪王的神聖職責,輪寶才會出現。王子詢問父王,什麼是轉輪王的神聖職責?父王告訴王子說:「你要依靠法,尊重法,學習法,以法為旗幟,以法為標志,以法為統帥,保持警覺,保護自己的居民、軍隊、剎帝利、臣僚、婆羅門、家主、城鄉百姓、沙門和鳥獸。在你統治之下,沒有非法行為。在你統治之下,如有窮人,必施與財物。在你統治的天下,沙門婆羅門摒除迷醉放逸、寬容溫和、控制自我、調伏自我、滅寂自我。他們會經常來看你,你要向他們請教什麼是善?什麼是不善?什麼是惡?什麼是不惡?什麼該做?什麼不該做?什麼行為會帶來長久痛苦?什麼行為會帶來長久幸福?你要聽取他們的話,避惡趨善,這便是轉輪王的神聖職責。」

於是王子遵循父王教導,行使轉輪王的神聖職責,這樣,輪寶又重新出現。

就這樣的傳了七代,第七代轉輪王發現輪寶開始下沉時,也照例把王位交給長子,自己出家隱居。同樣七天後,輪寶消失。但這位王子沒有請教隱居的父王,而按照自已的想法統治天下。結果,盛世變成亂世,到處都是貧困、偷盜、劫掠、謀殺、謊言、惡語、淫亂、謾罵、貪婪、毒心、邪見、不孝順父母、不敬重耆宿,無沙門性,無婆羅門性,這些人間罪惡一代一代遞增,而人壽一代一代由八千歲遞減至一百歲,成為佛陀時代的世道。

佛陀警告說,這樣發展下去,十善消失,十惡盛行。善名不復存在,善人不復得見。不孝順父母,不敬重耆宿,無沙門性,無婆羅門性,這樣的人反而受到尊敬和讚揚。那時,無所謂母親、姑媽、姨媽、師母,人就像雞、羊、豬、狗和豺狼那樣濫交。人與人充滿敵意。母親對孩子,孩子對母親,父親對孩子,孩子對母父,兄弟對兄弟,兄弟對姐妹,姐妹對兄弟,充滿惡意、怨恨甚至殺機,猶如獵又見到禽獸。這樣,就出現七天的「刀兵周」,人們互相視為野獸,手持刀劍,互相殺戮。」

但佛陀預言,最終會有人醒悟過來,避惡趨善。隨著人間善法遞增,人壽也遞增,直至贍部州重新繁榮。那時又會出現一位名商佉 ( Shanka意思是螺 ) 的轉輪王。同時彌勒佛出世。像佛陀擁有幾百弟子一樣,彌勒佛擁有幾千弟子,而商佉王最終也會皈依彌勒佛。[ 註]

相信上面這段記載是比較近真的,亦較符合印度傳統流傳下來宇宙四期的說法。但到了大乘經典,彌勒佛的傳說經第一大變。增加了許多舖張和神化的成分,同時彌勒佛搖身一變而成為佛弟子。據《彌勒上生經》和《彌勒下生經》說,彌勒姓慈氏,名為阿逸多,意思是無能勝,出家後為佛弟子,佛陀曾預言他將繼承自已成為未來佛。彌勒經兜率天壽四千歲之後降生,並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就佛道,教化許多眾生。故事雖仍近似,但可信程度已低。可是由於大乘經典中有關彌勒佛的經典較多,亦較為通行,以致民間對彌勒佛的了解多以此為本。

在彌勒佛傳入中國後,其形象亦經歷了很大的變化。早期的彌勒佛像是個莊嚴的支頤沉思的菩薩,但現在中國多數寺廟中的彌勒佛渾身是肉,袒著胸脯,露出凸著的大肚子,短短的脖子,圓圓的肉頭,兩耳垂肩,慈眉善目,咧開大嘴樂哈哈地笑,無憂無慮。這個形相是取材自中國五代時一個和尚的故事。在五代後梁時期,浙江地方出了一個怪和尚,長得矮胖,肚子奇大,常常背著一個布袋,平日瘋瘋癲癲,言語無定,臨終作偈曰﹕「彌勒真彌勒,分身百千億,時時識世人,時人總不識。」後人便按他的模樣造彌勒像,供於廟中。後來這個形相深入民間,受人喜愛,名為大肚佛。又因相傳彌勒佛能保佑世人早生貴子,故有些彌勒像膝上肩上都坐滿了小孩。現在我們進入寺廟,一進大門看見的便是彌勒佛,他後面的是韋陀,即印度神祗中的韋陀天,戰神塞犍陀。現在人們崇拜彌勒佛多是求財求子,許多人在家裡放一尊彌勒佛像,作為招財擺設,其本來意義已湮沒無聞。

在民間,彌勒佛再經一大變。由於彌勒佛所代表的是亂世的救星,因此歷史上許多次農民起義都以彌勒為號召,宣傳彌勒出世,要改朝換代。其中著名的有白蓮教、羅教、彌勒教等,他們自己寫出了許多有關彌勒佛的經典,又自造許多神祇。這些都於史有徵,但由於說出來也有不良的能量,所以不在這裡介紹了,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求證。到了現代,在世界各地仍然有些假導師假借彌勒佛的名義,招攬信眾。可見未來佛的降世仍然是世人一個不息的盼望。

錫呂•瑪塔吉女士說,未來佛 (Maitreya)這個字的意思是三個 (Tre)母親 (Ma)的力量,那三個母親是摩訶拉希什米 (Mahalashimi)、摩訶莎維德麗 (Mahasaraswati)和摩訶迦利 (Mahakali)。意思是說這個佛具有三條經脈(三個母親)的力量。在看見一些佛教徒時,錫呂•瑪塔吉女士會叫他們這樣問三次﹕「母親,你是未來佛嗎?」這時那個佛教徒的手心會出現涼風,同時他的靈量會上昇,讓他得到自覺。「佛」(Buhhda)這個字來自梵文 (Buh),意思是「覺」。「佛」(Buhhda) 的意思是「覺者」或「得到覺悟的人」。換言之,得到自覺的就是達到佛的境界。所不同者,是佛達到了完全的自覺,而一般得到自覺的人能昇進多高,還得看他自己的根基和努力。

 

註: 見郭良鋆著《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97。p.156

( 完 )

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

回到主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