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品分享
(一)
恆河與聖河 Ganga and
the Holiest River
問你一條問題:在印度,最神聖的河流是哪一條?
再問你一條問題:「中脈」應該相對於哪一條河?
答案都應該是恒河吧。……?……!
連印度人也不會猶豫。
問你第三條問題:談到3條經脈的地理誌時,錫呂瑪塔吉怎樣開示?
翻開維羅達地理誌(見霎哈嘉瑜伽中文通訊上一期 23頁),恆河原來只是相對於左脈,即願望那邊。中脈竟是另有所指,是Saraswati 河 [ 註: 即以女神 娑羅室伐底 / 沙維德麗命名]!這個對印度人來說也會十分費解,不明所以。我們也就更甚。這條河連手上的地理譯名手冊也找不到。這問題的確令我迷惑了好幾年。
近來,偶然翻開 Knowledge of Reality 雜誌﹝第17期﹞讀到 David Frawley 的一篇考古學文章 [Heretical History ?],才恍然大悟。節譯如下:
「很多人都知道,在《梨俱吠陀》(Rig Veda)中,最偉大和最神聖的河川,不是恒河,而是現今乾涸了的Saraswati [ 娑羅室伐底 ]河 。在這部吠陀經裡,只有一次提及恒河,卻提及娑羅室伐底河50次之多。有一整首贊歌是專為她而寫的。已故的韋康卡博士(Dr Wakankar)所做的詳盡研究已顯示出娑羅室伐底河曾多次改道,並在公元前一千九百年左右完全乾涸。但現在,跟據現有關於鄰近阿卡德人 (Akkadians)失蹤的資料分析,則以上的年份可能要再推前幾個世紀。無論如何,今天我們知道《梨俱吠陀》中所記載的娑羅室伐底河是屬於遠遠早於公元前三千年的年代。這是韋康卡博士不知道的。《梨俱吠陀》稱娑羅室伐底為河中之最偉大者(Naditame),「由山嶽流向大海」。最新的人造衛星數據結合實地勘察研究的資料顯示,《梨俱吠陀》中的婆羅室伐河在公元前3千年之前更早的年代就不再終年流動的了。……
……衛星照片顯示,一條闊7公里的史前巨河的確曾流經那地。……無數考古學遺址也在沿河一帶被發現,因而證實了吠陀經的記載。……那意味著《梨俱吠陀》所記載的北印度地貌,是遠遠早於公元前三千年的東西。另一項有力資料是,經文中也有提及的德利沙德伐底河(Drishadvati)也在公三前3千年也已乾涸了。……」
Jay Shri Mataji !
輝
[ 2002/7/4 網主註: 相關資料見英國廣播公司( BBC)
在2002年6月29日的專題報導
http://news.bbc.co.uk/hi/english/world/south_asia/newsid_2073000/2073159.stm
]
(二) 何處覓菩提
輝 說出這故事,是一點自省,也希望讀者有所得著。幾年前,有朋有發起一次「沙龍」聚會,邀請各方友好分享求道之旅。這是當時聽到的故事,剛就在之前發生的。 當時一班佛教朋友自組聖地遊蹤團,其中一站是到印度菩提加耶佛陀得道的菩提樹朝聖(其實,這樹已非真蹟,是原地再植而已)。這是其中一人回來後在聚會中的分享。 好不容易找到了菩提樹,正想安坐樹下,體會一下聖地的神韻,領略一下佛祖悟道的聖境,卻發覺四周攤販與遊人唏來攘往,煩擾不堪,令人靜不下來,好不是味兒。 結果,她只好選擇另作他求,跑到人群以外的地方的一顆不知名的樹下安頓下來,鬆一口氣、才享受了一會兒的安寧。 說到這裡,主持人大叫:「離開菩提樹才覓得菩提 。經典!經典!哈!哈!」 |
![]() |